“面花,是母亲的艺术,是巧手艺人用心捏塑出的一个个精巧动人的民间艺术品。赞叹之余,人们不禁会问,究竟是怎样的巧手匠心,制作出了这一个个饱含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的面艺作品。”9月15日上午,陕西师范大学第六期“研培计划”培训班(面花)的学员们在参观完各自入学时所提交的代表性面花作品展览后,汇聚在文汇楼111报告厅,十位传承人依次登上讲台,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乡愁故事、面艺人生,班主任陈丹玉老师的这番话,拉开了主题演讲的序幕。
作为此次“研培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记住乡愁:我的面艺人生》是研培项目组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之一,也是本次“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遗网络传播活动的开幕之作。和往期学员一样,本期学员入学报到时,每人不仅要递交代表个人水平的面花作品,供教师上课点评和学员相互交流所用,还要递交了一份我的故事短文,并且亲自登台讲述。9月6日和7日,正值学员入学第一周,他们分成两个小组,利用晚自习时间,开展讲故事比赛,当日上午登台演讲的10位传承人,就是从小组赛中脱颖而出的学员。他们中有的是陕西省各地市面花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有的是技艺娴熟的面花手工艺人,有的是面花相关小微企业的管理和研发人员。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大家一起分享了各自传承路上的艰辛和坚守,用真情和泪水赢得了在场学员们的共鸣和众人的阵阵掌声。
学员们开展“我的面艺人生主题演讲”活动
学员们开展“我的面艺人生主题演讲”活动
受到这种氛围的感染,五位原本讷于言辞的学员也主动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从艺经历,崔百来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铜川市面花项目传承人,他说之所以起初不愿上台演讲,是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从小他受母亲影响对面花非常喜爱,起初母亲很反对,毕竟他是一个男孩子,而面花在民间多是女性来制作的,之后看到他的作品,才渐渐接受、认可。他结合自身的经历,劝勉大家:“对待任何一件民间艺术品,只要抱着一颗学习的心去欣赏,都会发现其中的美,都有你值得学习的地方。”
铜川市面花项目传承人崔百来先生分享从艺经历
来自渭南韩城的赵森芳以往对面花的学习都来自对母亲及乡里手艺人地观看、模仿,她说:“我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学校啊、培训班啊让我去学一下,现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了,但很幸运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好机遇,再不抓紧学就真的没机会了!”关于如何传承,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传承就是虚心地学习,虚心地交流,再虚心地把这门手艺传给更多的人,还要把其中做人做事的道理讲给他们听。我的儿孙辈、亲朋好友只要愿意学的,我都愿意教给他们。”
赵森芳女士与学员们分享从艺经历
大家满怀深情,娓娓道来,许多人是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袒露心声,不但促进了学员之间的相互了解,而且加深了同学友情,也增强了学员们的文化自信。来自陕西渭南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张韬老师因第二天要为学员上课,便提前一天来到学校,听说学员们讲故事比赛,便于7日晚自习时主动来到教室,与学员们一起交流分享。当日上午的主题演讲还吸引了许多大学生前来旁听。
张韬老师与学员们进行亲切交流
张韬老师与学员们进行亲切交流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协同中心)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