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0 学员风采
织绣非遗访谈——苗族刺绣传承人张婕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0日

一针一线总关情,

山川秀丽喜相逢。

绚丽的色彩是人们对生活的喜爱

多样的针法凝结了人们的智慧

小小的苗绣,却可以代表了整个苗族

由文化部教育部主办、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和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协创新中心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织绣研修班于今年6月20日—7月20日正式举办。传承人有来自江苏苏绣、河南汴绣、无锡精微绣、湖南湘绣、重庆蜀绣、苗族织锦、上海绒绣、上海宝山十字挑花绣等中国织绣方面的重要传承人,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中国工匠精神传承与复兴的潜在力量。

张婕

苗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

专职从事刺绣工作行业至今已有14年。被评为贵州省省级民间艺人刺绣高级工艺师。曾经多次被评为州级优秀绣娘、绣师。享有省级“科技致富女能手”荣誉称号。其作品破线绣工艺《双猴吉祥》已被中国丝绸档案馆珍藏。

张老师和她的作品

苗绣蕴含的文化

采访完张婕老师,给我的感觉是满满的感动于敬佩。张婕老师是我见过的传承人里面最与众不同的一个,在张老师身上甚至可以看到刺绣艺术的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虽然张婕老师只有高中文化,但是她的品德,她对待文化传承的态度与行动却是我们都需要学习借鉴的。张婕老师是苗族人,在苗族流行一句话,叫“人比人,花比花”。所谓“人比人”是指比歌舞,而“花比花”则是指比刺绣了。苗绣,是苗族盛装不可或缺的装饰,传统苗绣的用途也主要是用于服饰上,主要有领花、肩花、袖口花等品种。苗绣是苗族人民生活智慧的结晶,是苗族所特有的民族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张老师正在专心致志创作

和其他的苗族姑娘一样,张老师也是在六七岁左右就开始跟着妈妈、祖母等长辈开始学习刺绣,但是长辈们也不会刻意去教,全是凭自己的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苗族刺绣集变形夸张或高度抽象的纹样、大胆奇诡的构图、色比强烈而又协调的配色,和多样的针法技艺为一体,与苗族的织锦、蜡染和银饰一起,构成千姿百态苗族服饰群的四大装饰艺术。但是张婕老师凭着自己的努力在十四、五岁时,撑握了苗族传统的纺纱织布、挑花刺绣等各种技法了。


张老师正在介绍她的刺绣作品

为了让我对苗绣更加的了解,张婕老师还拿出了不同的刺绣给我展示与介绍,张婕老师对待刺绣像是对待新生婴儿一样爱护。张婕老师给我讲诉关于苗绣的知识的时候,可以看到老师的眼里是闪着光的,当一个人在讲诉某一件事情的时候,眼睛泛光那说明是爱到了深处。


刺绣之前张老师正在剪纸

现存的苗绣,起源于古代濮人的雕题文身。从苗族的《古老话》得知,苗族古代的雕题文身大师是嫁嘎。到了濮人的后裔南蛮,发明了蚕桑之术后,雕题文身开始从残酷的保身艺术形成美的装饰艺术,接着出现了”。描就是用朱砂等色彩仿生物色彩在蚕帛上描绘花纹。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后来出现了骨针铜针、骨织板、铜织板等,雕题文身艺术又进一步演变成挑花和织花。挑花只是在蚕帛上经纬线的垂直交叉网格,挑出物体的象征图案来,这也满足不了濮人后裔——南蛮对美化生活的要求,便往凿花、绣花技艺发展。濮人后裔凿花、绣花技艺到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湘绣、蛮绣。蛮绣是以居住在沅江流域、乌江流域的六蛮、七戎的蛮氏为主体,其凿花、绣花、织花技艺向幻想的艺术境界发展,保持了濮人后裔挑花、绣花、织花的对称图案格局,形成苗绣、苗锦风格。




苗族刺绣之细节图

苗绣的技法

张婕老师介绍到,苗族刺绣的针法有很多,有平绣、辫绣、结绣等数十种。图案有视为吉祥的麒麟、龙、凤和常见的虫、鱼、花卉等;颜色有大红、紫红、深蓝、浅绿、橙黄等。图案内容的选择是人们审美意识的反映。苗族人民忠厚朴实、勤劳勇敢,是一个爱好和平,有着美好向往的民族。他们善于运用装饰纹样来美化生活,常常借丰富的物象来反映喜庆、吉祥、人寿、年丰、友谊等生活内容,表达自己的感情,反映内心的憧憬。一般以绸缎作底,绘上或贴上图案,因此剪纸又成了妇女们必须掌握的一种艺实物介绍对苗绣的各种针法与绣种有了更多的了解。城步苗族的刺绣,多以青、蓝布作底,绣出五彩花纹。而且现在为了迎合市场,适应时代的发展,除了一些传统花纹之外也在绣一些新的比较流行或者可以让大众接受的纹样。



苗族刺绣之细节图

苗绣的传承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主张传承与创新,在和张婕老师交谈的时候我发现,苗绣是把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比较好的一个案例。除了传统的衣服之外,张老师他们还开发出来了一些苗绣首饰、鼠标垫等一些生活用品,而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张老师也希望做出自己的苗绣品牌,让更多的人了解苗绣,接受苗绣。而且张婕老师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深受国内外一些顾客的喜爱。


苗绣服饰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一个是苗绣本身的价格会比较高一点,还有一个就是现在的市场也没有以前的好做了,所以需要进一步转型发展。而且张老师也自己办了培训中心,在培训中心有八位大师教课。重要的是在培训中心学习的学生不仅不用交学费,而且管吃管住。费用基本上都是张老师自己拿的,有时候政府也会补贴点。听了这个让我特别的感动,张老师说传承本民族文化是一种责任,而且现在紧靠手工艺的话赚的钱并不多,所以如果培训中心再收学费就更没有人来学习了。张老师表示她自己现在有能力为苗绣做点事情,就很开心知足了。




嘉宾们和张老师的合影

张婕老师并没有非遗传承人的称号,但是她却在用自己的行动做着传承人该做的事。非文化遗产需要更多像张婕老师这样无私奉献的人,不仅要勇于创新还需要做一个有社会责任和民族情怀的人。(来源:上海大学美术学院)